更新时间:2024-10-17 15:08 来源:华夏健康网 编辑:叁拾
据统计,2022年我国宫颈癌新增病例高达15.1万例,死亡病例也达到了5.6万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22.8%和16.1%。近20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持续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华大基因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先企业,积极完善优化相关筛查服务,以助力宫颈癌防控工作。
GLOBOCAN 2020揭示了中国宫颈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五年生存率:癌前病变阶段为100%,原位癌阶段为84.6%,局部浸润癌阶段为40.1%,而远端转移阶段仅为12.9%。由此可见,及时开展有效的宫颈癌筛查,可助力早期发现、诊断并及时干预宫颈癌,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高危型HPV检测和TCT细胞学检测作为当前主流筛查手段,虽能有效识别部分宫颈癌风险,但漏诊、误诊、过度诊疗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亟待探索并应用更加精准、全面的筛查及分流手段,提升宫颈癌防控效果。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因其客观性、高重复性以及能够进行信号放大检测等特点,在子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展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和精准性。鉴于此,2021年,DNA甲基化检测技术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未来有潜力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在2023年发布的《中国子宫颈癌三级规范化防治蓝皮书》中,对甲基化在宫颈癌防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基于国内外相关指南,华大基因推出华妍康®宫颈癌DNA甲基化检测2.0产品,用于体外检测人宫颈脱落细胞DNA中宫颈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适用于筛查非HPV感染相关宫颈腺癌在内的各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助力消除宫颈癌,筑牢健康防线。
华大基因该检测产品具有多项优势。首先,它的检测范围广泛,能够一次性筛查出包括非HPV感染相关宫颈腺癌在内的多种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其次,该产品能够弥补现行宫颈癌筛查路径中存在的不足,如因医生诊疗经验差异或取样不规范造成的漏诊,以及高危HPV阳性患者可能面临的过度诊疗问题。此外,该产品运用分子检测技术,实现了结果的自动化判读,从而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使检测结果更为客观。
在检测技术的选择上,华大基因华妍康®宫颈癌DNA甲基化检测2.0采用了基于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方法。这一方法省去了对DNA序列的转化步骤,重复性高,对DNA样本的损伤程度较低,且更加稳定高效。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检测CIN2+的灵敏度为87.91%、特异性为93.61%,且CIN3+灵敏度为92.68%、特异性为92.4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该产品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高效准确的检测性能。
从实际操作来看,华大基因该产品的检测流程主要包括样本采集、DNA提取、PCR检测、数据分析以及报告生成等四个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从接收到样本开始计算,大约五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所有检测流程并出具最终报告。这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的时间,为早期诊断和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华大基因凭借其在生命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推出的华妍康®宫颈癌DNA甲基化检测2.0产品,不仅填补了传统筛查手段的不足,也为宫颈癌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面对我国宫颈癌防治工作的严峻挑战,华大基因不仅致力于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还通过优化检测服务,极大地提升了筛查效率。未来,华大基因将继续聚焦宫颈癌防控难点,优化升级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全面布局宫颈癌防控方案,筑牢健康防线。